失眠以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白天精力差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彻夜难眠。充足的睡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大健康标准之一,不仅可以恢复精神、缓解疲劳,还可以为第二天的工作生活储备能量。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特别是在中老年人中更加普遍,但随着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发病年龄已趋向年轻化。
中医认识失眠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中医又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阴阳失和所致。人的正常睡眠是由心神所主,阳气由动转静时,即为入睡状态;阳气由静转动时,即为清醒状态,这种规律一旦被破坏,就可导致失眠的发生。
其中,“火”是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心神被扰的最常见因素。火属阳,一者源于心,为心阳亢盛或心阴虚少所致的病理性君火;一者源于肾,肾之阴、阳虚衰或阴寒内盛所致的病理性相火,阳偏亢,则阴阳失交,导致不寐。
诊断慢性失眠
(1)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比期望的起床时间更早醒来。
(2)疲劳或全身不适感、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障碍、社交或学业等功能损害、情绪易烦躁或易激动、日间思睡、行为问题(多动、冲动或攻击性)、精力或体力下降、易发生错误、对睡眠质量不满意。
(3)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不能单纯用没有合适的睡眠时间或不恰当的睡眠环境来解释。
(4)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至少每周出现3次。
(5)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
(6)睡眠和觉醒困难不能被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更好地解释。
失眠的危害
(1)失眠会使人疲惫,注意力、记忆力下降,使日常工作、生活、社交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长期失眠会导致机体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免疫力明显下降,容易出现感冒、发烧、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及胃肠道疾病等。失眠还可激活机体的炎症信号通路,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这就是人们常说熬了个夜就长痘痘的原因。
(3)失眠可以引起焦虑和抑郁,焦虑抑郁也会反过来影响睡眠,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4)有研究表明,失眠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肥胖症等疾病也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失眠
目前西药治疗睡眠障碍主要以镇静、安眠为主,短期内可以有效改善失眠,但部分人群会产生头疼、头晕、白天疲乏等症状,长期服用也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中医则通过辨证施治来治疗失眠,简单来讲,就是根据患者症状、舌脉进行分析,从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且中医治疗失眠疗法多样、疗效显著、持久有效,可长期治疗,具有毒副作用少等特点和优势。其中,中医耳穴压豆敷贴是中医治疗失眠的特色项目。
耳穴压豆,是根据“耳针”的原理,用胶布将药豆(如王不留行籽等)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 ,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麻、胀、痛等刺激感应,刺激耳廓上的穴位和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耳穴压豆敷贴的主要穴位包括神门(镇静安神)、 心、肾(心肾两脏水火相济)、皮质下(可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交感(滋阴潜阳)、垂前(失眠的特效穴)等,同时进行辨证,选择其他配穴。
中医科简介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中医科目前拥有医护人员30人,其中副研究员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0人,住院医师3人,包括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5人,护理人员15人。
技术优势
中医中药及中医特色疗法以疗效好、副作用少著称,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中医科病房全面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擅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后遗症、面瘫、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乳腺病、妇科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不孕不育、风湿病、失眠症等急慢性疾病,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和喜爱。
特色疗法
中医针灸:以针刺或艾灸刺激体表的穴位,促使经络气血疏通,阴阳调和,脏腑机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擅长以针、灸、磁、贴、中药等综合方法治疗。
脊柱矫正: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物理疗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脊柱矫正是通过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改变有关的系统功能、调整相应的生物信息来发挥作用,具有舒筋活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功能。现代医学认为是通过外力直接作用于损伤部位,通过手法的力量和技巧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变化而达到治疗目的。科室擅长运用针灸及整脊疗法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第三腰椎横突间综合症、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腰背肌风湿症、梨状肌损伤综合症、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膝关节滑膜炎、颈椎病、肩周炎、前斜角肌综合症,各关节脱臼、错位、各软组织损伤及肌腱粘连、骨化性肌炎。
经络烫熨:在中医《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理阴阳、平衡气血的中药包,运用推拿、热敷、补泻手法作用于人体经络系统,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胃寒、腹痛、痛经等疼痛。
中药穴位敷贴: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脏腑气血虚弱的患者,尤以治疗平素反复感冒、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胃痛、失眠、更年期综合征及肿瘤术后调养,疗法独特。
中医抗衰减肥:以针、灸、蛋白线植入、膏霜及中药等方法治疗面部衰老、肥胖等问题。
中医科门诊电话(叠彩院区):0773-2834461
中医科病房电话(叠彩院区):0773-2835445
通讯员:李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