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度过围绝经期,这些方法优雅应对中年女性“大敌”

发布时间:2024-12-23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 阅读:

  有人说,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一道难过的“坎”,需要规范的治疗;也有人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干预。那么到底什么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呢?它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管理?接下来,将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妇科医师为大家揭开围绝经期的“神秘面纱”。

  定义与病因

  围绝经期综合征,也被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引发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女性超过40岁以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不能正常发育成熟及排卵。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最后一次月经的这一时间段被称为绝经过渡期,之后进入绝经期,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卵巢功能衰竭,月经永久性停止。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绝经后一年,医学上称这一阶段为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在绝经前后经历的一段特殊生理时期,通常伴随着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主要是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的性激素波动或减少。绝经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人工绝经者由于卵巢功能突然丧失,更易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

  症状表现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可分为近期症状和远期症状两大类。

  ‌近期症状‌包括:

  ‌月经紊乱‌:由于稀发排卵或无排卵,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持续时间长、经量增多或减少。‌血管舒缩症状‌:出现如潮热、盗汗等血管舒缩症状,这是雌激素降低的特征性表现。女性会突然感到胸部、颈部及面部发热,皮肤发红,随后出汗、畏寒。‌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常出现如心悸、眩晕、头痛、失眠、耳鸣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精神神经症状‌:常出现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绪波动大,如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抑郁、不能自我控制等情绪症状。记忆力减退也较常见。

  ‌远期症状‌包括:

  ‌泌尿生殖道萎缩‌: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可能导致阴道干涩、性交困难、尿频、尿痛等。‌骨质疏松‌:雌激素缺乏使骨质吸收增加,骨量快速丢失,导致骨质疏松。50岁以上女性半数以上会发生绝经后骨质疏松。‌心血管系统疾病‌:绝经后女性糖脂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较绝经前明显增加,这可能与雌激素低下和雄激素活性增强有关。‌阿尔茨海默病‌:虽然不是所有围绝经期女性都会发生,但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治疗方法

  ‌对于围绝经期出现的不适,一般治疗目标为缓解近期症状,并能早期发现、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动脉硬化等老年性疾病。

  一般治疗‌:包括健康教育、精神调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等。这些方法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疏导、知识宣传等方式,帮助女性保持乐观心态,正确对待围绝经期综合征。‌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以补充体内雌激素水平,但需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潜在风险。此外,也可以使用中药如更年安、坤宝丸等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围绝经期是女性从生育年龄过渡到非生育年龄的一个自然生理阶段,坚持做好这几项措施,能帮助女性安稳度过这一时期。

  ‌精神调节‌:积极了解围绝经期女性精神卫生保健知识,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以减轻压力和焦虑。

  ‌合理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限制摄入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以预防肥胖和慢性疾病。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腐、鱼类和绿叶蔬菜。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积极锻炼‌: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进行如散步、游泳或瑜伽等,以提高心肺功能和整体健康,对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有益。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乳腺、子宫颈和骨密度检查,以预防乳腺癌、宫颈癌和骨质疏松等与围绝经期相关的疾病;监测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

  通过一般治疗、心理治疗

  和药物治疗等方法

  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同时,采取预防措施

  也有助于减少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

  多点了解

  少点误解

  根据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规范治疗

  家属对患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女性

  保持关注和关心

  一起助力女性优雅地度过

  围绝经期综合征

通讯员:张小芬

责任编辑:雷渝
相关信息
合作机构
生活网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价格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建站服务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