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也会造成严重烫伤!这份“温暖陷阱”避坑指南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5-03-01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 阅读:

  近日寒潮来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伤口造口门诊接诊多例特殊患者——其中,李先生连续一周抱着热水袋入睡,脚踝竟出现深Ⅱ度烫伤……这些案例都指向同一个“冬季隐形杀手”:低温烫伤!

  45℃也可能烫伤?

  这些认知误区要破除

  低温烫伤常发生于长时间(>30分钟)接触44℃~50℃的中低温热源,此时热量会逐渐渗透至真皮层及皮下组织,导致渐进性损伤。由于痛感轻微,患者常延误治疗,最终形成“外轻内重”的伤口。

  更危险的是,人体对温和热源易产生适应性,痛感会随着时间减弱,当发现皮肤发红或发硬时,持续热作用已经引发细胞蛋白质变性,深层组织可能已严重受损。伤口造口门诊医生提醒:低温烫伤看似温和,实则可能已经“烧”到脂肪层甚至肌肉,愈合后极易留疤。

  【高危人群】

  □ 糖尿病患者(神经末梢病变、痛觉不敏感)

  □ 老年群体(皮肤薄、感知迟钝)

  □ 儿童(表达能力弱,易长时间紧贴热源)

  【低温烫伤的“隐蔽陷阱”】

  ▷初期症状易忽视:皮肤发红、轻微肿胀,可能仅感温热或麻木。

  ▷典型发展过程:12小时内→红斑、疼痛→24小时→水泡(液体可能浑浊)→3~7天→创面发黑、溃烂。

  ▷致命误区:误以为是“冻疮”“过敏”,自行涂抹药膏或戳破水泡,导致感染风险激增。

a9947c1802d8a284a19111f6065cbe4.jpg

  急救处理黄金四步骤

  ▶脱离热源:立即停止接触热源,避免继续接触;

  ▶持续降温:用15℃~25℃的流动清水冲洗20分钟(禁止冰敷/涂抹异物);

微信图片_20250226104547.jpg

  ▶保护创面:覆盖无菌纱布,避免摩擦或污染;

  ▶及时就医:若出现水泡、皮肤发白或变硬,务必前往烧伤专科处理。

  ▷严禁行为: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自行挑破水泡;用偏方药膏等行为。

  如果发现皮肤出现以下变化,请立即就医:  

  □ 接触热源后持续发红超过2小时

  □ 出现透明或血性水泡

  □ 创面颜色发白、发黑,按压无痛感

  □ 伴有发热、红肿、扩散等感染迹象

  科学取暖全攻略

  ▶温度控制

  热水袋装70℃水至2/3满,排出空气防爆裂;

  电热毯应在睡前预热30分钟,入睡后关闭电源。

0ac175e76d65358a19807e0a3e0c0f9.jpg

  ▶物理隔绝

  用厚毛巾包裹热水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暖宝宝隔衣粘贴,勿贴在裸露部位或同一位置超过两小时。

  ▶使用禁忌

  婴幼儿、瘫痪患者、醉酒者避免单独使用电热产品;

  糖尿病、脉管炎患者建议选择空调、羽绒被等间接保暖方式。

  ▶定时检查

  每30分钟变换热源位置,避免持续接触同一部位;

  睡前取出被窝内的热水袋,改用厚袜子保暖。

  【特别警示】这些行为很危险!

  ✘ 输液时用热水袋暖手

  ✘ 开车连续使用加热坐垫一个小时以上

  ✘ 醉酒/服药后使用电热毯

  ✘ 将暖宝宝贴于大腿/腹部长时间办公

  低温烫伤是冬季高发的“隐形健康杀手”,其治疗周期可达1至3个月,严重者甚至需要植皮修复。温暖固然重要,但安全更不可忽视!科学合理地使用取暖工具,才能让这个冬天既温暖又安心。

微信图片_20231108104608.jpg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伤口造口护理门诊专注于各类急、慢性伤口、造口护理及特殊伤口的治疗与管理,提供专业、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帮助患者加速康复,提升生活质量。

  门诊治疗范围:

  1.慢性伤口:如糖尿病足溃疡、压疮(褥疮)、静脉性溃疡、动脉性溃疡、术后难愈性伤口等;

  2.造口护理:肠造口、泌尿造口等术后护理及并发症处理;

  3.特殊伤口:低温烫伤、放射性皮炎、化学性损伤、感染性伤口等;

  4.急性伤口:创伤性伤口、烧伤、烫伤、术后伤口感染等。

de4c37c6b7d57dadf1b74ea6bc6b540.jpg

  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8:00-12:00,14:30-17:30),节假日安排请关注医院公告。

  就诊地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叠彩院区门诊楼2楼伤口造口门诊。

  通讯员:王琴 张楚梅


责任编辑:雷渝
相关信息
合作机构
生活网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价格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建站服务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