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丨十年“胃出走”终归位!八旬食管裂孔疝老人微创手术获新生

发布时间:2025-03-01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 阅读:

  八十岁的张大爷与食管裂孔疝抗争了整整十年,这位曾因畏惧传统开胸手术而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人,近期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迎来生命转机。普外二病区(胃肠外科)专家团队凭借“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仅用两小时便让“离家出走”的胃回归正位。

  辗转求医陷困境

  柳暗花明现生机

  长期以来,张大爷深受食管裂孔疝的困扰,且疝口较大。由于对传统开放手术心存畏惧,张大爷及其家属一直未下决心接受手术治疗。在此期间,张大爷饱受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的折磨,尤其在平卧时,或摄入甜食、酸性食物,饱食后症状加剧,有时甚至出现进食困难。

图片 1.png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大爷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长期的不良反应导致消化道功能受损,烧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

图片 2.png

图片 3.png

  最近一次复查结果显示,张大爷的食管裂孔疝病情进一步恶化,已严重挤压胸腔,明显压迫心脏和肺部。辗转多家医院求诊,均被告知病情严重,手术难度大,且需进行开胸手术。近期,张大爷一家得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可采用微创方式治疗食管裂孔疝,随即前来就诊。

  微创技术破难题

  十年“胃出走”终归位

  入院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驻桂胃肠外科专家邓双亚博士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普外二病区(胃肠外科)行政主任刘滨洋为张大爷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检查。CT检查报告显示,张大爷部分胃及腹腔脏器已疝入胸腔,并压迫肺和心脏。若不及时手术还纳疝内容物并修补疝口,患者将面临消化道梗阻、胃肠缺血坏死等风险。如果疝情继续发展,将进一步加重对心肺功能的压迫,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经过系统评估患者的胸腹腔情况,胃肠外科团队决定为张大爷实施“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微创手术”。历经两小时的精细操作,手术成功完成。术后,在医护团队的专业治疗和精心护理下,张大爷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

  短短数日,张大爷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病痛折磨,他对胃肠外科团队的专业技艺和悉心照料赞不绝口,逢人便夸:“压了十年的‘大石头’终于卸下了!”

  该案例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桂林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专科的建设成效,更为桂北地区复杂疝病患者带来了微创治疗新选择。医院现已常态化开展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使患者彻底摆脱开胸之痛。在此基础上,医院创新引入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凭借其自由旋转的机械臂和毫米级的操作精度,可精准修复解剖异常,真正实现“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健康知识多一点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脏器(食管除外)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形成的解剖异常。该病全球发病率约为10%-15%,其发生与腹内压力增高密切相关,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及肥胖程度呈正相关趋势。

图片 4.png

食管裂孔疝的四个分型

  根据解剖学特点,食管裂孔疝共分为四个分型:

  ➤I型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常在平卧时出现,站立时消失。其食管长度正常,只是胃食管结合部及部分胃腔随着扩大的食管裂孔疝进入胸腔。

  ➤II型为单纯型食管裂孔旁疝,即经典食管旁疝。其表现为胃的一部分(胃体或胃窦)在食管左前方通过增宽松弛的裂孔进入胸腔,而胃食管结合部位置正常。该类型可能导致食道扭曲及局部缺血风险,典型症状包括反酸、吞咽困难及剧烈胸痛。

  ➤III型为混合型食管裂孔旁疝,即I、II型食管裂孔疝共同存在。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呕吐、黑便、胃痛和发烧。

  ➤IV型为多器官型食管裂孔旁疝,除胃以外还伴有腹腔其他脏器进入胸腔,如大网膜、小肠等。

  I型食管裂孔疝最常见,约占95%,II、III、IV型食管裂孔疝同属于食管旁疝,约占5%。

  食管裂孔疝有哪些症状?

  反胃——正常情况下,食管下括约肌会阻止胃里的食物和液体进入食道。但是,食管裂孔疝会导致括约肌减弱,从而使来自胃的食物回流到喉咙后部,最常见的是反胃酸味或苦味的液体

  胃酸反流——许多人将反胃与胃酸反流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不同的。胃酸反流是指胃酸进入食道,而当胃酸进入口腔后部则出现反胃。胃酸进入食道会引起胃灼热以及恶心、腹胀和咳嗽。此外,有慢性咽炎反复发作的人群,有必要去排除是否存在胃酸反流。

  胃灼热——如果反复出现胃灼热,那很可能是食管裂孔疝的征兆,表明由于疝扩大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减弱。

  打嗝——如果频繁打嗝或伴有腹胀腹痛,那可能暗示潜在的病情。如果是严重的食管裂孔疝导致的,那么除了打嗝外,还会有胃酸反流和胃灼热等症状,还可能导致喉咙刺痛或嘴里发苦。

  食管裂孔疝还会引起很多其他症状,比如贫血、心律不齐、吞咽困难、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具有以上的疑似疾病症状后,最好找专业的医生诊治,通过X射线或内镜检查,以确定问题由疝气所引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

  普外二病区(胃肠外科)

  治疗特色

  ➤胃肠方面: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穿孔、胃癌及其它胃肿瘤、炎症性肠病、肠梗阻、小肠肿瘤、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肿瘤、结肠癌、直肠癌等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腹外疝方面:斜疝、直疝、股疝、食管裂孔疝、切口疝、闭孔疝、小儿腹股沟疝等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

  ➤腹外伤方面:胃和十二指肠损伤、小肠损伤、结肠损伤、直肠损伤、腹膜后血肿、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盆腔脓肿等常见内脏外伤所致疾病;

  ➤肛肠方面:各期内痔、外痔、混合痔的多种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硬化剂注射治疗、弹力线套扎治疗、PPH术等,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粘膜内脱垂、肛门狭窄、肛门直肠息肉、肛乳头瘤、肛门湿疹、肛门瘙痒、肛门尖锐湿疣、直肠异物的治疗。

  ➤内分泌方面:肥胖减重微创手术。

  专家介绍图片 5.png

  邓双亚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胃肠外科驻桂专家

  博士 主治医师

  擅长:各类疝气、腹部外伤、腹膜炎、胃肠疾病的诊治。

  针对腹股沟疝、脐疝、切开疝、外伤、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胃穿孔、阑尾炎、肠梗阻、胃癌、结肠癌、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胆道疾病、先天性巨结肠症、先天性喉软骨畸形、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先天性拇外翻等普通小儿外科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

  发表SCI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图片6.png

  刘滨洋

  普外二病区(胃肠外科)行政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擅长:腹腔镜胃癌、结直肠癌、腹股沟疝、食管裂孔疝、造口旁疝、急腹症、肠梗阻、肥胖减重等微创手术;擅长痔疮、肛管疾病手术。手术操作精、准、稳、快。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青年委员,广西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西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广西分盟桂林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西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桂林市医学会普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桂林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工作二十余年来,连续十余年获得医院“十佳医生”“先进管理工作者”“优秀教师”等称号,并于2018年获得桂林市优秀医生称号,于2023年、2024年获得桂林市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

图片7.png

  蒋明发

  副主任医师

  擅长:1.各种肛门部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和手术,如痔疮、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直肠阴道瘘、肛门狭窄、大便失禁、便秘、骶前肿瘤、藏毛窦、大汗腺炎等。2.胃癌、小肠肿瘤、结直肠癌的综合性治疗,如胃癌、肠癌的规范化根治,全结肠切除,肠梗阻的预防及治疗。3.各种疝疾病的规范化手术,如腹股沟疝、切口疝、造口旁疝、食管裂孔疝等。4.常见腹部外科疾病、急腹症、胃肠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从事胃肠、肛肠外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对胃肠、肛肠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重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理论全面,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

  曾先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完成肛肠专科医生培训、结直肠肛门外科进修学习肿瘤规范化治疗,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进修学习。现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结直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大肠肛门病分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中医药肛肠学会委员等。

通讯员:郑晴

责任编辑:雷渝
相关信息
合作机构
生活网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价格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建站服务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