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内,一枚精巧的“封堵伞”徐徐展开——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生命的重启。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桂林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在湘雅二医院兼桂林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启明教授团队指导下,由驻桂专家方臻飞教授、陈明鲜教授领衔的医疗团队,接连完成两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介入手术,标志着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迈入常规化新阶段,为区域内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选择。
42岁的患者唐先生(化名)因“发现卵圆孔未闭月余”辗转求医未果,最终慕名来到桂林医院。一月前,唐先生突发脑梗死,尽管经过紧急救治,仍遗留言语不清的后遗症。入院后,心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出唐先生患有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并伴有房间隔水平的左向右分流。而导致患者脑卒中的“真凶”竟是心脏里的卵圆孔未闭,这一发现完美诠释了“脑病心治”的医学理念——许多脑部疾病的根源,或许藏在跳动的心脏之中。
针对唐先生的病情,方臻飞教授、陈明鲜教授带领的心血管内科团队对其心功能及全身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并联合超声影像科反复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精准掌握了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及毗邻结构等关键解剖信息。相较于创伤大、恢复慢、疼痛剧烈,堪称一场“持久战”的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封堵术展现出显著优势,成为了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经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并获得知情同意后,团队最终确定了“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这一个性化治疗方案,力求以最小创伤为患者重建心脏健康。
手术当天,在方臻飞教授的带领下,手术按计划顺利实施。方臻飞教授经患者大腿根部股静脉穿刺置入导管,依次送达心脏各腔室测量压力。随后,特制的封堵器通过导管,经血管精准输送至心脏,跨越缺损部位。随着封堵器独特的双面伞状结构在缺损两侧稳稳张开并贴合,患者心脏上的“漏洞”被成功封堵。整个手术过程仅耗时约30分钟,患者全程保持清醒状态,能与医生顺畅交流,未感任何不适。
术后复查心脏彩超显示,封堵器位置完美,异常分流消失,“封堵伞”精准释放到位。“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做完了,一点不疼,感觉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术后,唐先生感慨道。更令人惊喜的是他的康复速度——术后24小时即可安全下床活动,短短3天后便恢复良好,顺利出院,这生动体现了微创介入技术与快速康复(ERAS)理念的显著优势。
方臻飞教授介绍,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的一个生理性通道,大多数人在出生后一年内会自然闭合。然而,约25%~30%的成年人卵圆孔未能完全闭合,从而形成卵圆孔未闭(PFO)。看似无害的卵圆孔未闭,如果遭遇患者咳嗽、屏气等导致胸腔压力变化,静脉系统的微小血栓可能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进而堵塞脑血管,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方臻飞教授表示,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是指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缺损。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心力衰竭。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而介入封堵术通过股静脉穿刺,将封堵器送达缺损部位进行封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医院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更标志着“脑病心治”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的重大突破。这为广大房间隔缺损及卵圆孔未闭患者带来了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前沿治疗选择,同时也为未来攻克更复杂结构性心脏病的微创治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心血管内科团队表示,将持续深耕微创介入技术,以更精湛的医术和更温暖的服务,守护每一颗跳动的心脏。
心血管内科
为您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是首批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也是卫生部临床心血管药物试验基地、湖南省心血管疾病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中心、湖南省介入治疗质控中心。1985年建立了湖南省第一个专业心导管室,同时拥有国家卫生健康委三大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冠脉、先心、心电生理与起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介入团队在“国之名医”——周胜华教授带领下组建了国内一流的三大心血管介入团队:由刘启明教授负责的心律失常介入团队、胡信群教授负责的冠心病介入团队以及方臻飞教授负责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团队。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领域先后完成了许多个国内、中南地区和湖南省的第一,如国内最早一批开展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湖南省第一例抗心衰起搏器(CRT)、三维指导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中南地区第一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湖南省第一例冠脉旋磨术、冠脉内超声、冠脉激光消蚀及震波球囊技术等。
目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已经形成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中青年骨干专家长期派驻以及一流团队定期指导帮扶的发展策略,实现了技术与管理上的同质化,将为广西、贵州以及湘南地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国家级梯队的诊疗力量,高效、高质量地为老百姓的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桂林医院心血管内科现有医、护、技团队50余人,叠彩院区设有40张普通病床,临桂院区设有40张普通病床及24张重症监护室床位,同时还拥有两间先进的心血管专科手术室。此外,科室还设有心功能室、心电图室,并配备了主动脉球囊反搏仪(IABP)、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系统(ECMO)、运动平板、体外反搏仪等先进医疗设备,为患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室在开展基础治疗的同时,还可开展多项前沿技术,如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心脏同步化治疗)、埋藏式体内自动除颤仪(ICD)、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先心病封堵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无导线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经心尖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经心尖TEER)、复杂高危冠脉介入治疗(IVUS、高速冠状动脉内膜旋磨术、药物球囊PTCA、冲击波球囊PTCA),为桂、黔及湘南患者提供国家级的心血管健康保障。
专家介绍
刘启明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主任 博导
擅长: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病等。
医学博士,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心血管病临床学系首任主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湖南省芙蓉计划卫生健康高层次领军人才,兼任美国心脏病学会资深会员(FACC)、美国心律学会资深会员(FHRS),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心律失常介入技术医疗质控中心专家等职;先后赴美国Oklahoma大学心脏节律研究所、德国汉堡St.Georg医院和加拿大Montreal大学心脏电生理中心访问学习;担任《PACE》《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等国内外医学期刊编委。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或通信作者在《N Engl J Med》《Lancet》《J Am Coll Cardiol》《Int J Cardiol》及《Circ J》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学术观点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科技部重点专项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及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2项;主编国内首部《无导线心脏起搏器》专著,以及“‘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心导管手术常见问题与对策》,参编《内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荣获国家卫健委“健康卫士”和“十大医学创新专家(2021)”等称号。
方臻飞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擅长:结构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介入诊疗。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湖南省心血管病现代医疗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卫健委心血管介入诊疗规范化培训导师(结构性心脏病、冠心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黄金会员、湖南省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
作为协作组成员参与编写我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专家共识》。先后赴法国、美国留学进修心血管介入技术。完成中部地区首台TAVR手术,并多次完成急诊TAVR等复杂高危手术,累计独立完成TAVR手术百余例。
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承担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1项。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湖南医学科技奖(2项)及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成果奖(3项)。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临桂院区)、周三上午(叠彩院区)
黄贤圣
主任医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擅长: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肌病、心衰、心脏重症及疑难病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副院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青委、中国心脏重症专委会青委、湖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青年主委、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主委、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心血管病分会秘书长等。
在国际上报道了右室致密化不全、巨CK血症、扩心病合并孤立性巨大右房血栓、应激性心肌病(罕见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长QT综合征(家系)、猝死型儿茶酚胺多形性室速(家系)等罕见病例。
首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科研创新奖、首届心联盟进阶基金特等奖、香港求是青年科研奖学金、湖南省优秀博士生论文等。教育部跨世纪青年人才、湖南省“121创新人才”、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南省卫健委“225”工程医学人才等。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临桂院区)
陈明鲜
副研究员/主治医师 博士 硕士生导师
擅长:临床主攻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基础研究方向为自主神经与心律失常。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急重症组委员,湖南省医师协会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高血压管理与卒中防控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2016年曾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学一年。2024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基金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多篇,参编学术论著5本,专利2项。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临桂院区)、周三下午(叠彩院区)
赵印平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断治疗。已累计完成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心病、心脏瓣膜病介入手术数千例。
1998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本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曾先后在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及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研所接受专科培训两年有余。
任广西医师协会第一届胸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心力衰竭防治委员会执行委员,桂林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多次获桂林医学院优秀教师、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十佳医生”称号。
参与并主持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医学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出诊时间:每周一全天(临桂院区)、周四全天(叠彩院区)
蒋小菊
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1993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政副主任。广西医学会心电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第二届心电学医师分会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桂林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3年及2005年两次到广东省心研所心血管专科进修一年多,2015年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介入进修班培训半年,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到广西医科大学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接受为期一年的介入培训。
参与并主持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医学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出诊时间:每周四全天(临桂院区)、每周一全天(叠彩院区)
刘卫华
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心血管内科各类疾病诊治及心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
1995年毕业于桂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政副主任。任桂林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曾到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多次获桂林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在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并主持多项科研课题研究。
出诊时间:每周二全天(临桂院区)、每周三全天(叠彩院区)
黄侠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擅长:心脏介入治疗。
2022年在北京安贞医院进修心脏介入手术;2024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完成为期一年的心脏电生理导管介入手术进修,已获得心脏介入诊疗资质证书。曾参加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培训中心课程培训,获得美国心脏协会BLS和ACLS合格证书。
已发表多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以及SCI论文。
出诊时间:每周三下午、周五全天(临桂院区)
通讯员:莫慧 莫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