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科运动医学临床领域,术后康复的质量直接决定患者功能恢复的上限。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长期深耕运动损伤诊疗,尤其在膝关节韧带与半月板修复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破解传统康复中 “患者居家训练不规范、进度难追踪、医患沟通断层” 等痛点,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二病区主任辛林伟率先提出 “临床诊疗 + 数字化康复” 的闭环管理理念,于 2025年牵头引入可佩戴数字化APP作为院内康复延伸工具,构建起“术前评估—术中精准操作—术后线上线下一体化康复”的全周期治疗体系。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让患者在家就能获得专业指导,更通过数据化管理让医生实时掌握康复动态,大幅提升了运动损伤术后的功能恢复效果。
一
骨二科精准诊疗
为康复筑牢基础
25 岁的滑雪运动员陈女士在骑电动车时不慎崴伤右膝,拖延一周后症状未缓解,前往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经运动医学科医师团队详细查体结合MRI检查,确诊为前交叉韧带断裂,需进行手术治疗。5月15日,由该科经验丰富的医师团队为她实施了近年来国内外运动医学专业认可度较高的微创左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内支撑技术重建+半月板修复术。
陈女士
图①②:术中术前MRI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
图③④:切取自体腘绳肌腱及编入韧带增强带;
图⑤⑥:术后X线片全内重建袢钢板位置良好;
图⑦⑧:术后MRI复查重建韧带张力形态好
术后主刀医师明确指出:“手术只是第一步,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 考虑到陈女士作为滑雪运动员对膝关节功能的高要求,骨二科医疗团队结合她的病情,制定了整体治疗与康复规划,同时推荐她结合线上 APP 进行居家训练,形成 “线下主导、线上辅助” 的康复模式。
二
运动医学团队主导创新
数字化康复打通治疗闭环
辛林伟在推动数字化康复落地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作为省内运动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他深知传统康复模式的局限:“很多患者术后因路程远、工作忙,难以坚持定期复诊,居家训练全凭感觉,往往错过最佳康复期。” 为此,他亲自带队考察可佩戴数字化技术,将专业康复方案“搬”到线上。
对此,科室建立了严格的康复质控标准:所有居家训练计划必须经主治医师审核,与手术方案精准匹配; APP 实时上传的训练数据、屈膝角度、肌力评估等信息,会同步至科室医疗系统,主任每周组织团队分析重点病例,确保康复方向与临床目标一致。陈女士的康复计划正是这一体系的典型案例 ——从术后第一周的被动屈膝训练,到第四周的负重练习,每一步都由主治医师根据她的恢复数据调整,再经科室专业团队讨论后执行。
三
术后困境中
数字化康复带来新选择
术后第一周,陈女士面临着诸多难题,伤口处有轻微疼痛,活动时加重;膝关节活动度受限,屈曲仅能达到 50 度,伸直也受影响;步行需要依赖双拐和支具,身体重心偏向患侧,步速慢、步幅小,上下楼梯和下蹲等基本功能更是无法完成。
遵照科室主治医师的嘱咐,陈女士加入了复动肌骨 APP 的康复计划。这种无需频繁跑医院,能在家进行康复的模式,让她在术后初期就能有序开展康复训练,也让主治医师能通过APP实时了解她的恢复动态。
四
线上线下紧密结合
康复方案量身定制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骨二科主治医师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定期线下复诊,主治医师详细检查陈女士的膝关节恢复情况,评估康复进度,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康复方向。
基于主治医师的诊断和建议,线上的康复师为陈女士制定了详细的居家康复计划。短期来看,1-2周要改善屈膝活动度至120度、伸膝活动度至0度,缓解疼痛至无痛;2-4周要恢复全角度活动,增强股四头肌、腘绳肌、臀中肌肌力。长期则要在12周内提高高阶跑跳能力、急停和变向能力等,这些目标都与骨二科主治医师的治疗期望相契合。
线上,陈女士每天打开 APP 就能获取专属训练任务,从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到平衡训练,每个动作都有清晰的视频示范,让她在家也能准确掌握训练要领。传感器还能实时监测她的训练情况,确保动作规范,避免因训练不当造成二次伤害。线下,她按照主治医师的叮嘱和APP的指导下认真完成训练,将康复融入日常生活。
五
居家训练有章法
数据见证每一步进步
数字化APP管理让陈女士的居家康复更有方向,也为骨二科主治医师的线下评估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参考。APP会记录她的每日练习时间、训练内容等数据,形成清晰的康复轨迹。
术后第一周(2025 年 5月21日),陈女士复诊,主治医师检查发现她的被动屈膝仅 50 度,股四头肌激活较差,依赖双拐,且患侧只能轻点地负重,每天步行
1000-3000步,步行时疼痛程度1分。主治医师结合APP数据,调整了康复侧重点,强调要注重股四头肌的激活训练。
到了术后第二周(2025 年 5 月28日),她的主动屈膝达到 75 度,可过伸,患侧负重比例提高,能连续步行 10 分钟以上。主治医师在视频问诊中肯定了她的进步,并提醒她注意步行姿势的矫正。
术后第三周(2025 年 6 月4 日),主动屈膝 95度,股四头肌激活良好,左右重心转移 10-20kg,步行时患侧可少量参与负重,步速及步频趋于正常。
术后第四周(2025 年 6 月 11日),主动屈膝 110 度,患侧肌力达到 4 级,能连续步行 15-20 分钟,可拄拐上下楼梯。主治医师在复诊时表示,恢复情况超出预期,这得益于规范的居家训练和及时的方案调整。
这些数据的变化,不仅让陈女士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让主治医师和康复师能根据她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如今,陈女士的康复进展顺利,距离重返户外的目标越来越近。通过线下主治医师的专业指导与线上数字化康复的便捷辅助相结合,让她在家就能享受到科学、精准的康复指导,省去了频繁往返医院的奔波,大大提高了康复的便利性和效率。
对于像陈女士一样的运动员及热爱运动的人来说,受伤或许是暂时的阻碍,但有了二附院骨二科这样专业的医疗团队和高效的数字化康复方式,重返赛场、重拾热爱并非遥不可及。二者联手,用专业与科技的力量,守护着每一个追梦者的运动梦想,让康复之路充满希望与力量。
文:辛林伟、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