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一场历时五年的治疗拉锯战迎来突破性进展。一位自2020年起接受脑起搏器手术的帕金森患者,近日成功将原4触点电极升级为8触点新一代系统,成为华南首例“4换8”脑深部电刺激升级术的受益者。此次手术精准针对其中轴症状严重、冻结步态、频繁摔倒及流涎等难题,实现从“步履维艰”到“挺直行走”的重大转变。
2020年9月,患者接受4触点不可充电脑起搏器植入,2023年底更换为可充电电池。尽管初期疗效显著,但随着病情进展,原有设备已难以应对中轴症状加重、姿势异常、起步冻结等复杂问题,患者仍面临挺不直腰、易摔跤、流涎不止的困境。
在起搏器关机状态下,他不仅出现右侧肢体及口唇震颤,整个背部严重弯曲无法伸直,走路时步态不稳,频繁因冻结步态突然“僵住”而险些摔倒,流涎现象也日益加重。家属心痛地表示:“没有药效的时候,他整个人就僵在那里,动起来非常吃力。”
即便在开机状态,原有的4触点起搏器虽能一定程度上控制震颤,但对中轴症状及冻结步态改善有限。他走路时仍然弯腰驼背,常常在起步或转身时突然“冻结”,身体控制不稳,容易前冲跌倒。家属补充道:“有时候他明明还能勉强走几步,却突然不肯走了——好像眼前有什么看不见的障碍,身体控制不住地往前冲,让人时刻担心他会摔跤。”
三个阶段,看清疗效飞跃
4触点关机时:右侧肢体乃至口唇明显震颤,全身僵硬,运动迟缓,整个背部弯曲无法伸直,行走摇晃易摔,流涎严重,坐立需人扶 持;
4触点开机时:震颤与僵硬控制良好,可完成基本活动,但冻结步态依旧频繁,转弯起步困难,身体前倾姿态未彻底改善,流涎仍明显,跌倒风险高;
8触点开机后(即使无药效):震颤和流涎完全消失,腰背能够自主挺直,步态稳健,冻结步态大幅减少,可自信大步行走,摔倒次数显著下降。
为什么选择升级8触点?
4触点脑起搏器虽能缓解帕金森部分运动症状,但其刺激范围与调控模式相对有限,难以同步处理中轴症状、姿势异常、步态冻结等复杂问题。而8触点电极具备以下优势:
更广的刺激覆盖:触点数量翻倍,可同步刺激多个关键脑区,实现对不同症状的分区管理;
更灵活的定向调控:像“多频道遥控器”一样,可独立调节不同触点参数,精准应对震颤、僵硬、冻结步态、流涎等多种症状;
更优的长期适应性:尤其适合病程较长、症状复杂进展的患者,为后续病情变化预留调控空间。
术后焕新:挺直的是腰背,稳定的是脚步
此次升级手术后,患者走路更加稳当,腰直起来了,流口水的情况消失,摔倒风险大大降低,家人再也不用心惊胆战地随时搀扶。对于像他一样既往接受过DBS治疗,却仍深受中轴症状、步态冻结等问题困扰的患者,南溪山医院开展的“4换8”升级术提供了一条新的希望之路——通过更精准、灵活的调控方式,切实帮助患者走得更稳、站得更直,生活得更安心。
通讯员:刘咏